在黑暗中點一盞燈

2010/01/20 06:33
 




釋證嚴靜思語第九篇~在黑暗中點一盞燈


~關於學佛~

 


【培養慈悲】


學佛,最重要的是培養慈悲心。


若失去了慈悲心,就是失去佛教的精神。


【反省過失】


常能反省自己而無過失,即能解脫自在。


【拜佛要學佛】


信佛而不學佛,就是迷信;


拜佛而不學佛,就是愚行。


【做好人間事】


學佛的人,應正視『生』與『死』。


把握做人的機會做好人間事,則家庭和樂,


社會安寧。人和地吉,就能免除天災人禍,


達到消災延壽、福祿綿長的境界。


【端正見解】


端正自我的見解,需要正確的理智、


思想透視人生無常的道理。不管是貧、是富,


也不管人間物質的貴賤增減都沒有得失心,


皆能安然自在,這就是『學佛』的正見。


【用佛心看人】


學佛的修養,是要每個人保持平等心,


看見任何人都能起歡喜心。


用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天天潔淨心地】


過年前,人人會將屋子內外整理、


粉刷的換然一新。做人也要時時刻刻把壞的


淘汰掉,讓心地天天清新潔淨,而學佛的


人,更要心如過年一樣,日日除舊佈新。


【受法】


聽法後,能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


謂之『受法』。


【愛心是福種】


佛教談因果福報,但並非有錢才能造福;


若能時時體念佛心、觀照自己,並以一份親切的心


去關懷別人,這分愛心便是造福的種子。


【啟發自我】


人若能啟發自我的本性與天職,


自然做任何事都會覺得輕鬆而無怨言。


【人心與佛性】


心與性是一樣的,於佛稱為『性』,


於人叫做『心』。譬如一杯白開水叫做『水』,


加上茶葉就叫『茶』,加上咖啡則叫『咖啡』。


其實同樣是一杯水,


但咖啡與茶都是水『以外的東西』。


【化解煩惱】


學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煩惱,


以及善解別人的不悅與刻意傷害。


【何謂功德無量?】


佛教徒常說『功德無量』,


是只對該做的事從不計較,無限量地做、


及時的做,而且不求回報,


此即真正無量的大福報,


亦即所謂的『功德無量』。


【時間累積功德】


學佛一定要從最基本、自己做得到的功夫做起,


不要錯過時機。功德是由時間累積而成的,


『路』愈早走愈早達到,『德』愈早俢愈早完成。


【注重實行】


學佛所注重的不只是理論、學問,


還要能身體力行。


【不能逃避責任】


逃避責任,尋求一生的清閒,


就無法延續自己的慧命。心一定要專,


選擇必定要正確;若朝三暮四,時時從頭開始,


將永遠停留在園地而跨不出一步。


【道心不可斷】


學佛者,道心不可斷。道心斷,明燈暗;


明燈暗,智慧失,就會招來障礙道業的因。


俢行人當看好心念,莫讓外境滅了心中的明燈。


【為需要的人付出】


人生若能被人需要,能擁有一份功德能為人付出,


就是最幸福的人生。要和睦人間、合群人生,


才是真正的學佛。


【學佛的真諦】


年輕佛子常耽於文字般若中,


若能將所學的文字應用於實相般若,


以聲音呼出千眼,以行動引出千手,


事理圓融,方是學佛的真諦。


學佛是為眾生而學佛,做人是為公作而做人。


【渴愛的奴役】


還未學佛以前,我們經常被『渴愛』所役使,


心裡老是有欠缺的感覺;縱使有時好像


捕捉到什麼,卻總是無法安定落實。


這就好像在沙漠裡灑上一滴水,仍舊乾燥如初,


絲毫起不了滋潤的作用。如今我們有幸學佛,


就要少欲知足,放下物欲的執迷,


積極節省有用的時間和精力,


充實自己的良能與學養,


朝真正有意義的人生正路邁進。


【揚善】


能善意掩蓋他人的不良習氣,弘揚其良好的德性,


且不評論他人的是非,這樣的人一定可愛又可敬。


學佛盡本分,在什麼崗位就做什麼事,


不要將人間事想的太渺茫,


而忽略了自己身處在人間。


 


 



iv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牡麗三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