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兩菌帶NDM-1 具傳染但非無藥醫

分類:生活廣場
2010/10/06 12:51

中廣2010/10/06    醫師:目前兩菌帶NDM-1 具傳染但非無藥醫
國內出現首株NDM- 1超級細菌,外界對疫情擴散存有疑慮。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教授黃立民解釋,超級細菌並非無藥可醫,目前只有大腸桿菌與克雷白氏菌,這兩種菌帶有NDM-1 具傳播力,而且多發生在院內,一般民眾接觸到的機會微乎其微,就算感染,多以尿道炎、腸炎等症狀表現,不需要過於擔心。
(陳奕華報導)


台灣首度檢出NDM-1超級細菌,不少人擔心接下來疫情發展,疾病管制局5號在例行記者會前,特別請到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教授黃立民出席,黃立民解 釋,目前帶有NDM-1抗藥基因的細菌可能有四到五種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腸桿菌與克雷白氏菌具傳染性,但是並沒有特別兇猛,是在於多重抗藥性,也 不是無藥可醫,一般人感染,多以尿道炎、腸炎症狀表現。


「這兩隻菌到正常人身上得到尿道感染或者俗稱的旅行者的腹瀉,基本上你如果不是非常老,也不是非常小,你的年齡六、七十歲以下,你身體沒有甚麼大毛 病,你真的得到這個細菌感染,會尿道感染跟腸炎,說實在,肺炎與敗血症很少見,所以這個菌並沒有比其他大腸桿菌、克雷白氏菌更毒,只是多帶抗藥性基因。」


黃立民指出,大部分民眾接觸到這類菌的機會低,反到是醫療院所要特別留意,主要做好醫院感染管控,即使發生感染,也能控制到可控範圍。



TVBS2010/10/05  「超級細菌恐存活一年 破解大公開!     洪玲明
食尚玩家攝影師,成為超級細菌帶菌者,即使患者在家自主衛生管理良善,還是引發醫界不同聲音,有醫生覺得應該在醫院獨立隔離,卻也有醫生覺得回家,才能讓超級細菌處於劣勢,其實超級細菌是透過接觸傳染,萬一一般民眾接觸到患者,該怎麼辦,請看我們的報導。


洗手、消毒,如今成了防超級細菌上身的不二法門,國內出現,首例超級細菌帶菌者,民眾難免驚驚,但切記超級細菌傳播方式是靠接觸!


不論患者有沒有發病,上完廁所沒洗手、沒消毒,碰觸任何物品,我們再碰又沒洗手,細菌吃下肚,才可能成為帶菌者。TVBS記者洪玲明:「即使疾管局說,握手、抱抱都可以,但還沒確定患者個人衛生習慣前,保險點,去洗手。」


唯一帶菌者,如今進行自主隔離,卻有平面媒體,指稱前疾管局長,也是現任成大醫院副院長蘇益仁,表示帶菌者不該出院,應在醫院獨立隔離,怕衍生成社區傳播,但有人不這麼想。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回家,是目前可以做的最好的方式,他回家勢必得跟所有的野生菌競爭,可是這個時間,沒有抗生素來幫它的忙,所以它在腸道的比例會越來越少,直到消失的地步。」


其實只要患者健康,帶菌期可長達1年的超級細菌,不管在腸胃內,或是隨著排泄物進下水道都得跟其他細菌PK,死亡不無可能。


但萬一帶菌者身體變差,腸胃有毛病就會發病,不過免驚,能救的法寶,還有老虎黴素和克痢黴素,這兩樣最後一線藥物。其實只要勤洗手,超級細菌一點也不超級,民眾不用過度恐慌。



新聞小百科:NDM-1腸道菌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4日電)NDM-1腸道菌是帶有抗藥性基因NDM-1的大腸桿菌、肺炎克雷白氏菌。最近2個月,歐、美、日本、香港等地先後出現 200多人感染NDM-1腸道菌,台灣今天則有1例帶菌健康人。


從NDM-1(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1Enterobacteriaceae)的命名上可知,歐美醫學家最早在曾於印度開刀、受傷的腹瀉、敗血症等病患身上,培養出致病菌,進而發現病菌的某 段基因對廣效抗生素碳青黴烯類(carbapenem)具抗藥性,檢驗確認工具為聚合 (酉每)連鎖反應及核酸序列比對。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指出,迄今只有大腸桿菌、肺炎克雷白氏菌這2種腸道菌發現帶有NDM-1抗藥基因;因此,「NDM-1腸道菌」感染症已列為第4類法定傳染病,病人不必強制住負壓隔離病房,但是醫師必須依法於24小時內通報。


通報定義是:病人曾接受侵入性或外科手術且被懷疑「NDM-1腸道菌感染症」;病人在6個月內曾有國外旅遊史 (特別是印度、巴基斯坦地區),或未有國外醫療史但在醫療照護過程中與疑似病例有接觸;臨床檢體分離出腸道菌具有碳青黴烯類(carbapenem)抗生 素抗藥性。


迄今已有10多個國家出現200多起NDM-1腸道菌感染症病患,主要傳染途徑為院內的侵入性醫療造成感染,例如開刀、放置導管。一般人傷口接觸受患者糞便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受到感染;至於空氣、飛沫則非傳染途徑。


台灣今天首次檢出NDM-1肺炎克雷白氏菌,帶菌者是到印度出外景受到槍傷的攝影師,由於僅在腸道帶菌而未發生感染症狀,屬於帶原,並不是法定傳染病例。
9910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牡麗三郎 的頭像
    牡麗三郎

    牡麗三郎的部落格

    牡麗三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